2020年阅读记录

这是对我今年所阅读书籍的简要记录。

  1. Tristan Needham, 复分析: 可视化方法, 北京: 人民邮电出版社, 2009.

  作者以可视化的形式讲解复分析的重要概念和定理,以向读者展现复分析之美。这本书其实挺难的。

  1. 海莲·汉芙, 查令十字街84号, 南京:译林出版社, 2016.

  那是一个非常温暖动人的故事。我感觉人生灰暗的时候,就会把这本书翻出来读。至于海莲和弗兰克之间是友情还是爱情,我觉得已经完全不重要了。那种情感发乎情,而又止乎礼,何必追究它的姓名。

  1. Elias M. Stein and Rami Shakarchi, Complex Analysis, 北京: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, 2013.

  正在读第三章。这是一本非常正统的复分析教材。作者从简单曲线逐步讲解柯西定理,深入浅出。

  1. Myrna Bell Rochester, Easy French Step-by-Step, Mc Graw Hill Press, 2009.

  学习进度缓慢。这是一本欧美风格的法语教材。用英文学法文的好处是,基本不会把同源词汇搞混。不好之处在于,法文词汇的英文释义可能就是一个单词,而我又不认识…

  1. 玛丽娜·伊万诺夫娜·茨维塔耶娃, 我是凤凰,只在烈火中歌唱, 上海: 上海译文出版社, 2014.

  我在学校图书馆里偶然遇到了这本书。随手看了几页,觉得作者的文字热烈、内敛而有力。把书还给图书馆之后,我又自己买了一本。最近把它当睡前读物看。

  2020/07/05 Update:

  我读这本书时,总是想起这一段话:

  我们都知道,你们中有的人很穷,觉得生活很艰难,有的时候好像连气都喘不过来。我毫不怀疑,在本书的读者中,有的没有钱支付吃下的每一餐,或者是,身上穿的衣服鞋子正在迅速破损或已经穿破,却没有钱买新的,你们用从债主那里借得或偷来的片刻时间来读上这几页书。(梭罗, 瓦尔登湖,北京: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, 2009)

  我并没有那么贫穷。但我现在居住在偏僻的郊区,过着高压的897生活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十分惨淡。我读这本书时往往已是深夜。我知道有很多人已被现实折磨得不成样子。但无论个人处境如何,这世界上终归存在美好的事物。祝愿自己和他们无论在何种处境下,都能发现玫瑰与诗。

  2020/07/11 Update:

  因为这本诗集,我对俄罗斯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查了一圈,买了《俄罗斯黄金时代诗选》和《普希金诗集》。这两本书几近绝版。我下单的时候,正好买下唯一一家出售这本书的店铺的最后一本书。大概是出版社急着清库存的缘故,价格不到标价的一半。我收到书时,感慨万分。

  1. 亚历山大·普希金, 普希金诗集, 刘文飞译, 南京:译林出版社, 2016.

  普希金,“俄罗斯诗歌的太阳”,也是中国读者最熟悉的俄国诗人之一。可能是受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影响,一提到普希金,很多人想到的就是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···”,并借此批判诗歌不知所云。

  读这本书时,我才发现普希金写过如此深刻的诗句:

我不会完全死去,珍藏的竖琴中,
灵魂不腐。它会比骨灰活得更长,
我将被颂扬,只要这世界之上,
  还有一位诗人在歌唱。

······

我将长久地受到人民的热爱,
因为我在残酷的时代将自由歌颂,
因为我用竖琴唤起了善良的情感,
  我呼吁对逝者的宽容。

  ——《我为自己建起非人工的纪念碑···》

  此处的竖琴暗指诗歌。在俄国历史映衬下,这诗句显得余发珍贵。

  除此之外,普希金的作品充满了毫不掩饰的热烈情感。我读他的诗歌,常常感到眨眼之间一辆车就从我面前飞驰而过。文豪开车,真是不同凡响。在此就不作赘述了。

  1. M. 普鲁斯特, 追忆似水年华(第一卷), 南京: 译林出版社, 2010.

  我高中时代读同桌的读书摘抄,看到了这本书中的一段内容。对此印象深刻。很多人觉得作者太唠叨。但平心而论,作者的情感细腻,文字也细致入微。耐心读下去的话,我觉得这本书还是很不错的。睡前读物之二。

  1. 保罗·柯艾略,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, 北京: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, 2017.

  这本书读过好几遍了。最近觉得有点迷茫,又翻出来读。体会之一:事情的表达方式可以是说理,也可以通过象征的方式让读者自己体会。前者常见于议论文,后者则是诗歌或小说。

  1. 安东尼·吉登斯, 社会学(第五版), 北京: 北京大学出版社, 2009.

  一本经典的社会学教材。最新版(第七版)的翻译实在不行,所以我读的是第五版。第七版非常有价值的内容是每小节中的“批判性思考”和每章末尾的“拓展阅读”。可惜“拓展阅读”部分的书籍基本没有被引入国内。读者可能需要花一点时间搜寻。

  1. 杰夫·霍奇,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学指南:花园里的科学与艺术, 重庆: 重庆大学出版社, 2019.

  一本面向园艺工作者的植物学科普读物。我前段时间读完了木村卓功的《人气玫瑰月季盆栽入门》,想深入了解植物生长机理,于是买了这本书。养护植物是件很有趣的事情——在与它们的缓慢互动中,我能看到植物对我所做工作的回馈。它们教会我保持耐心,告诉我要对事物怀有热情与爱,又让我懂得取舍。这个过程给我带来了许多惊喜与启发。

  1. 亚历山大·索尔仁尼琴, 第一圈, 北京: 中国文艺出版社, 2010.

  一部非常深刻而美丽的作品。在黑暗和绝望之中,知识分子们的理智与坚韧如星辰般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芒。我最初于2017年阅读该书。我当时还小,翻了几页,感觉无法想象书中主人公的生活,遂将其搁置。今年在经历了三个月的997式生活后,我重读此书,才体会到它的深刻之处。欠作者一份读后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