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语学习系列-单词篇(下)

  光阴如梭,我又鸽了两个月。这个英语学习系列今年怕是写不完了。本篇主要讨论在短时记住单词之后,应该如何将其转化为长期记忆。

  提到长期记忆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“多复习”。例如许多单词书鼓励读者按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复习。我个人认为,这种复习方式效率较低。因为用这种方式,读者脑子里的单词还是一个孤立点。而遗忘过程如同潮水,很容易将这样的点冲走。因此,比较高效的办法是将单词及其相关信息整理成信息包,再把这些包链接成网络。在建立链接的过程中,又有许多提高效率的技巧。

理解词汇

  对于语言学习而言,纯粹记忆是没有意义的。学生要学会如何使用它。因此在构建单个词汇的记忆材料时,读者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。

  例如,对动词而言,读者需要掌握以下方面:

  (1) 是否为及物动词?(即,该动词是否能直接带宾语?如否,需要搭配什么介词?还是根本不能带宾语?)
  (2) 是否有用这个词构建的常用短语?短语的用法为何?
  (3) 这个词是否为规则动词?(即,它的人称/时态变化是否规则?若否,它的变格是什么?)
  (4) 它是否有派生词?

  对于名词,读者需要了解它是否为可数名词,以及它的复数变化为何。

  对于形容词,读者需要了解它的对象是什么,即它是用于修饰人还是修饰物的单词。除此之外,读者也要了解它的比较级变化和派生词。

  除此之外,读者还需要关注以下方面:

  1. 是否有近义词和反义词?
  2. 它的词源是什么?即,它是否是来自拉丁语/法语/德语的词汇?
  3. 它是否有特殊含义?即,它在文学语境/科技论文中是否有特别的含义?

  这些内容,都应该作为词汇的属性而被打包记忆。先死记硬背单词,再为它添加属性是件很傻的事情。因为那样容易混淆,而且了解词汇的用法,有助于理解词汇从而提高记忆速度。

笔记技巧

  以下为个人经验,仅作参考。

  1. 笔记本:选择中等厚度的线装笔记本。胶装容易脱胶。另外,不要用活页。使用线装本,人脑在记忆词汇时会将环境信息(例如,这页纸位于本子的什么位置)同时编码,这样有助于提高记忆效率。用活页本,人脑容易混淆不同信息对应的环境信息(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)。
  不要用太厚的笔记本(厚度超过1cm)。笔记本过厚,会给人一种“怎么也写不完”的负面印象,影响记笔记的积极性。对我来说,理想的笔记本应该是B5大小,64页单行软皮横线本。
  2. 对每条笔记编号。这样可以实时跟踪复习进度和复习工作量。
  3. 采取固定格式。学计算机的人都知道,如果输入格式非常统一的话,电脑处理起来会很方便。对人脑来说也是这样。
  4. 使用指定颜色的荧光笔高亮内容。这主要是为了养成条件反射,让潜意识知道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地方。这样人脑的前台处理程序就可以关注更多其他的内容了。
  5. 按词族记单词。简单来说,就是记一个单词,就顺藤摸瓜地把派生词都记一遍。这个过程让人很有成就感,有助于提高背单词的积极性。

  有空的时候回来添加一张笔记照片。

构建词汇网络

  这个过程听起来很高大上,其本质就是构建单词之间的联系。下面是一些我常用的方法。

每日阅读

  简言之,每天保证一定的阅读量。例如,每天花5~10分钟做一篇英语阅读,查询并记忆其中的生词。文本会为单词创造语境,将其连接在一起。顺带一提,这种方法对提高阅读能力很有帮助。坚持两个月,就有明显改善。我中学时坚持了两年,英语成绩从中等偏下上升到了班级第一。

每周作文

  每周写一篇作文,然后请老师批改。写作文时尽量使用新单词和词组。

思维跳跃

  比如散步和自言自语。目的是让思维快速从一个点跳到另一个点,以期对其进行复习。

定期复习

  复习还是要复习的,不复习的话,脑子里什么都留不住。

  我的习惯是当天记的笔记,晚自习下课前复习一遍,第二天早读复习一遍,周三复习前三天笔记,周末复习本周笔记,月底复习本月所有笔记。跟艾宾浩斯曲线差不多,但这个版本更好记一点。养成习惯之后,学生就会自动执行复习计划。到时间不看笔记,浑身难受。[大力哥.gif] [滑稽]

Glossary

  这部分记录一些正文没机会提的东西。

词典与生词

  初学者通常有两个疑问:第一,做阅读时是遇到生词就查,还是完全靠猜?第二,该用电子词典还是纸质词典?以下是我的个人体会。

  我个人认为,尽量先猜词,猜不出来/猜错再查。这样如果猜对了,对于记忆单词有激励作用;如果猜错了,这一过程将留下深刻印象。无论那边都有利于记忆。对于阅读中的生词,读者要能估计它的价值。例如,影响文本理解的词汇,往往是重要词汇;那些不影响做题的生词,通常是低价值词。动词的价值往往高于形容词,形容词的价值则又高于名词。查词时尽量查高价值词。

  首先澄清概念:这里的“电子词典”指的是朗文、牛津等出版社的官方电子词典,不包括有道查词等山寨APP。请读者不要使用后者查词(那里面错误太多)。就词典而言,电子词典查词快速,但每次只能看到目标词。纸质词典查得慢,但能看到目标词字母顺序附近的新词。这一过程往往给人惊喜——例如发现新的词根,或者其他精妙的词汇。这两种工具要按需使用。例如,我只想知道单词的含义,那就用电子词典;如果我想深入挖掘这个单词,就用纸质。我觉得两者是互补的关系,而非取而代之。

每日记忆20个单词

  许多APP都在鼓吹“每天打卡背20个单词,三个月逆袭学霸”这样的内容。我觉得这都是骗傻子的。

  首先要认清事实。文科的特征是厚积而薄发,你看到的是别人只比你好一点,但他所积累的内容比你多得多。这不是靠短时死记硬背能赶上的。

  另一方面,这种记忆方式只会给学生留下一堆孤立的单词。过不了几天,学生就会把它们统统忘记。这个过程纯粹是事倍功半。珍惜生命,远离营销。

建立正反馈机制

  人脑是非常精巧的系统。在做一件事时,大脑如果能得到适当的正反馈,它就会下意识地关注这件事,思考如何提高效率以获得更多的正反馈。这种特性可以用在许多事情上,背单词也不例外。一个简单的方法是每记忆完当日的词汇/笔记,就用特殊颜色的笔写几句鼓励的话。久而久之,学生就会发自内心地对背单词充满兴趣。

利用零碎时间

  在记忆方面,“少量多次”的效果显然好于“大量单次”。换言之,每天花一点时间熟悉单词,最后记忆的效果要优于花大块时间背单词。所以学生可以利用零碎时间熟悉它们。例如,学生可以在睡前听本周单词的录音;课间休息时看几眼;去吃饭路上回忆今天记的单词。积沙成塔,集腋成裘。

人脑的记忆原理

  请参阅《Learning How to Learn》课程的内容,在此不做过多论述。这里是该课程的简要笔记。
  
 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