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笔之二:绝对真理

  我昨天在读戴维·迈尔斯的《社会心理学》时,读到“现在科学家与哲学家已经达成了共识:科学并非是全然客观的。”这让我想起了之前读到的关于“数学并不是对世界的完美描述”的论述。

  作者在正文的旁边附上了维尔纳·海森堡的一段话:“科学并非简单地对自然加以描述和解释;它是自然与我们的自我之间互相影响的产物;它对自然的描述基于我们向自然提问的方式。”这给了我不少启发。心理学理论中暗含着研究者的价值观,因此它们并不是完全客观的理论。欧氏几何和非欧几何是对事物的两种描述方式,因此这两者都不是唯一的真理。除此之外,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指出,不存在一个“万能”的、内部不存在矛盾的公理系统,能够证明一切数学真理。这些论述让我意识到,我所学习的科学并非是想象中的“客观,唯一,完美无缺”。而这意味着,与“机械性地背诵知识”相比,“掌握知识,并了解它们的起源和其中的重要思想”似乎是更加值得追求的目标。

  那些与数学文化相关的书让我明白,数学并不是完美的绝对真理。而生命体的复杂程度让我隐约觉得,人类可能永远无法完全了解这个世界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我觉得,科学研究的价值或许在于缩短我们离真相的距离,而不是以上帝的姿态塞给人们一些“绝对的真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