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笔之一:思考与孤独
我最近发现,很多我以前在书里读到过但不以为意的东西在现实中得到了印证。
高中时读《野火集》中《幼稚园大学》一篇,我当时以读小说的心情看完。读完全本之后又回去翻了一下前言,默默地抄下一段话。其中一句是:“写《野火》时,我是否知道,二十年后的大学生可能不再有‘幼稚园大学’的天真幼稚,反倒是理直气壮地嘲笑深刻,拒绝思想?”那时正读高二的我,并不相信。我那时在努力挤时间阅读一些明显不在高考考试范围内的书。而“大学”在高中生眼里与“自由”等价,当时的我认为大学正好给人一个广泛阅读的机会。很难想象在大学里会有人拒绝思想。所以我那时觉得,大陆和台湾的情况应该不一样吧。
然后我现在发现,那句话的确没错。到了大学,我也在阅读一些和自己专业没有明显关系的书籍。我高中时周围人都在告诉我,这些书考试不考,所以还是等到大学再看吧。现在很多人却以一种不屑的语气问我:“这些东西又不在考试范围内,读这些有什么用?”我不知道说什么好。现在很多大学生都以“有什么用”来衡量事物的价值,在他们眼里思想深刻跟考试成绩、综合排名和保研没有多大关系,所以自然不必追求。
我大一时读了尼尔·波兹曼的《娱乐至死》,那时只是跟着作者的逻辑论证看到了结论。后来发现,现在的网络媒体的确是娱乐至上。人们寻求着方便易得的感官刺激,一遍遍刷新着微博、空间和朋友圈,一次次陷入焦渴,然后不断以新的刺激来弥补精神的空虚。他们急切地寻找搞笑的段子、煽情的电视剧或是网络小说,并沉溺于这种廉价的快乐。最终他们失去了阅读书籍所需要的能力与耐心,自然也无法从中得到快乐。对这些人而言,文学、数学和哲学无异于精神上的奢侈品。
这大概是我所写过的最丧气的文字了。我也试着找出事物相对积极的一面,后来发现那只是一点闪光,相比于背景微不足道。我曾经因为孤独而去阅读了大量与之相关的论述,最终却明白孤独有很多种形式并且不存在通解。每个人可能都会经历完全不同的孤独,并且只能自己去寻找答案。